第158章 战后余波_大唐:我真不想当皇上啊!
笔趣阁 > 大唐:我真不想当皇上啊! > 第158章 战后余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58章 战后余波

  第一百五十八章战后余波诺真水一战,李炎阵斩薛延陀可汗拔灼,一举击破薛延陀十四万大军,薛延陀军主力完全崩溃,王庭被李炎部占领,这是自李靖大破突厥之后,中原王朝对北方胡人又一次重大胜利。这一战,打断了薛延陀人的脊梁,从此之后,薛延陀人再也没有能力与大唐争雄。而随着薛延陀势力的衰落,原薛延陀所在的漠南和漠北草原一带陷入巨大的混乱之中,九姓铁勒宣布脱离薛延陀的控制自成一体,薛延陀人则不甘心失败,与九姓铁勒相互攻杀,再加上突厥李思摩也对草原怀有野心,一时之间,塞北草原陷入混乱的局面,原本一统的局面被打破。薛延陀被灭国的消息传出,举国欢呼!长安、洛阳、太原、济南、幽州、营州、襄州……无数的百姓听到李炎大破薛延陀的消息后自发走上街头,敲锣打鼓,庆祝诺真水大捷。自汉朝以来,华夏的北方就一直饱受胡人侵略,从西时的匈奴,再到后来的鲜卑,以及柔然和突厥、薛延陀,整个华夏的北方都面临着胡人强大的军事压力,现在李炎灭掉了薛延陀,北方草原再一次陷入混乱之中,在所有人看来,大唐终于又可以过上几年安稳的日子了,在下一个草原政权建立起来之前,大唐不需要再担心来自北方的安全问题。随后,李炎又下令将俘虏的数万薛延陀人与十万薛延陀百姓全部迁到朔州一带,由代朔等州抽调出粮食来接济这些十几万薛延陀人。李炎的计划是,从内地再迁到朔州一批大唐百姓,到了开春,让大唐百姓和这十几万薛延陀人在朔州一带开垦荒地,给他们种子和农具,让大唐迁来的百姓教他们耕种,杂居在一起,时间一长,就可以将这些薛延陀人同化,成为大唐的组成部分。打了胜仗之后要进行善后工作,所以千头万绪,李炎又耽搁了近一个月,这才离开朔州,踏上了返回长安的归途。一路风尘,李炎带着五百卫士先行回到长安,大军随后跟进。听说李炎回来,李世民为了提升李炎的威望,大张旗鼓,出长安城门外五里亲自迎接。这绝对是巨大的荣耀,李世民自成为皇帝以来,还没有出城迎接将军凯旋的先例,可见,为了提升李炎的威望,李世民也是拼尽了全力。李炎对此很是感动,见李世民在路上等着自己,连忙下马向李世民行了一礼。华盖下,李世民哈哈大笑,拉着李炎的手上了马车,马车载着二人进入长安城,一路上,玄武大街两侧人山人海,无数百姓不断发出欢呼。玄武大街两侧士兵林立,挡住百姓,使百姓不至于太过靠近车驾,车队进入大兴宫,李世民与李炎同乘坐步辇进入大兴殿下,此时的大兴殿已摆下了宴席,百官都已到场。李世民很是高兴,当即重重嘉奖李炎和这次击破薛延陀的有功之臣,随后大宴群臣,众人极为尽兴,直喝到深夜才散。次日早朝,李世民高坐于龙椅之上,口中问道:“诸位爱卿,现在薛延陀已破,你们认为要如何对待塞北的这些胡人?”

  褚遂良出班奏道:“皇上,薛延陀以降,我大唐北部边境可以高枕无忧,我们可以集中全部力量进攻高句丽,与薛延陀相比,高句丽才是我大唐的心腹大患啊!”

  高句丽是一个很古老的王朝,在大唐的东北部,立国数百年,南北朝后期国力日渐强大,到了隋朝,高句丽已拥有甲兵数十万,领土百万里。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失败,最后还弄得天下大乱,因此而国破。高句丽人更是用数万隋军将士的尸骨组成了京观,以炫耀自己的武功。自大唐取代大隋以来,高句丽根本不把大唐放在眼里,不时骚扰大唐的营州一带,气焰十分嚣张。大唐君臣无不咬牙节齿,但因为高句丽国力强大,大唐又刚刚建国不久,李世民心中有顾忌,怕远征高句丽会步了大隋的后尘,所以高句丽虽飞扬跋扈,但迟迟没有与其开战。现在褚遂良一说,不少官员议论纷纷,觉得与高句丽开战事情非小,还需要慎重为好。李世民看向了李炎,此时的李炎两眼微眯,似乎在打瞌睡,却是昨天晚上喝多了,一直没醒过酒来,精神有些不足。李世民就问李炎:“太子以为如何?”

  李炎听李世民点到自己了,这才出班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还不到攻打高句丽的时候。”

  “噢?为什么如此说?”

  李世民问。褚遂良也说:“我军刚刚大胜薛延陀,正好趁着这股锐气,一举荡平高句丽,万万不可错失良机啊。”

  李炎冷哼一声说道:“高句丽可不比薛延陀,薛延陀说起来并不是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只能算做是一个部落联盟,没有健全的行政体制,武器装备与士兵素质与我军差得太多。”

  “而高句丽不同,高句丽拥兵六十万,这个数字,与我大唐基本上是旗鼓相当,而且高句丽早已脱离了放牧和渔猎,而以农耕为主,再加上政体已健全,使得他们的国力十分强大,冶铁发达,士兵多披铁甲,武器精良,训练有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大唐不做一系列的准备而冒然出兵,很可能会重蹈隋朝的覆辙。”

  褚遂良说道:“不灭高句丽,则我大唐边境永无宁日。”

  李炎一笑说道:“高句丽是一定要灭的,但现在并不是时候,现在最重要的是,将薛延陀的领土全部纳入到大唐的疆土中来。”

  “什么?”

  李炎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很是诧异的看向了李炎,自汉朝以来,中原王朝很少越过长城,更别提吞并游牧部落的土地。因为中原王朝是农耕文明,而长城以前的草原不具有农耕的价值,在很多人看来,草原除了牧马之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作用……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